2011年7月2日星期六

有錢沒人借 有人沒錢借 有錢無甚用

剛剛一星期投資市場和經濟各走兩極:投資市場變化極大;經濟則全無驚奇。先說說全無驚奇的部分。經濟上連貝南奇都承認美國經濟復甦比預期緩慢,並將會下調 GDP的預測。至於歐洲的問題已經反反覆覆很長時間;生不生死不死。中國的打壓通脹引起的副作用也已經廣為人知(雖然華人世界不少人不相信)。

換句話說,除了部分死心眼對明顯不好的經濟還有信心外,現在大部分人都已經沒有6個月前樂觀。誠如此,基本上這些觀點應該已被市場接受並消化掉。

商品市場最為顯著。石油價格由周一開市的113.06美元一桶,跌至周五收市的105.12美元一桶。雖然傳媒說這應該是IEA在出售戰略石油儲備以避免價格繼續颷升,實情倒不一定與此有關。

另一方面,金價更奇特,由周一尚在高位1538.2美元一盎司,至周四一度衝破1550美元,但卻在周六筆者執筆時不過兩天不到的時間,跌到只得 1500.9美元1盎司,相對銀價從36美元1盎司跌至34.65美元厲害。有說這是跟通脹預期,及因美國QE3不會開展有關,但是如果是這樣,美元兌日 元和瑞士法郎也應該大舉上升才是,結果卻又不是這樣。

說到貨幣,美元只是兌歐羅和英鎊有所上升;兌澳元、加元、日圓和瑞郎則沒有甚麼上落。正如前說,如果說美元供應將會收縮,按道理美元不光是兌「老弱殘兵」 的歐羅和英鎊上升,兌澳元、加元、日元和瑞郎都應該全線上升;然而此情況卻沒有出現,純粹是「唔係美元強,係歐羅差啫」。

這種情形和債券市場表現某程度上有關連;至少美債在過去一周的拍賣孳息下降;在拍賣額沒變下,1個月跌到0.005%;3個月跌到0.035%;6個月跌 到0.100%。二手市場就更厲害;星期五收市時,1個月仍然是0.005%;3個月跌到0.01%;6個月跌到0.07%。

但是,若說完全因歐洲問題,則沒有理由連德債和英債的孳息也繼續下跌。甚至連巴西的國債,原本也因為通脹問題其債券孳息上升,現在卻也下降,而且連長債孳息也下降。

股市情形則亦同樣精彩,如過山車一樣,恒生指數連續兩日下降至半年低位後,卻在兩日穩定後,卻在一日內大幅上升;回補周一的裂口下跌。縱使如此,仍然在 QE2正式起動後的低位,完全配合「瀟灑走一回」的主題,隨QE2起而起;QE2終而終。剩下來的情景是,一個短期技術上的反彈,這主要是因為短倉已完成 其作戰行動並補倉,在沒有如當年雷曼倒下的震撼消息影響下,股市開始上升。至於短期反彈後會繼續上升,倒回原本整體橫行上落市的態勢;還是波幅減弱整體緩 慢向下的態勢,則視乎屆時環球的大環境而定。

有錢沒人借;有人沒錢借;有錢無甚用。而由此衍生的保守心理會令人們由尚憧憬復蘇轉變為防衛損失,減少在較高風險市場的投資。在這種情況下任何高價的位置 都變得對沽家有利─尤其當投資者怕早入貨而損手。此外,在到達低位後沽家平倉也不代表蝕錢,人心虛怯下,儲貨揸高,待儍瓜錢大量跟入再沽,亦為兵法之常。 此之謂身手好者可以在波幅中賺錢,平常人則最好挑較穩固和有一定定息回報的工具面對此關。(上)

增加貨幣供應引發高通脹


昨天說起「有錢沒人借;有人沒錢借;有錢無甚用」的情景,今天較詳細論述其情況。

有錢沒人借——不用說看各大央行和銀行(發展中國家除外) 的貸款資產增長甚慢甚至依然收縮,當你天天收到信用卡公司的電話,推銷其低廉的消費信貸,甚至告訴你大可以「碌卡炒股票」;又或者收到銀行電話,告訴你樓 按如何有着數;國內地產商和銀行甚至提供一條龍政策服務但求你貸款買樓。但是,問問自己,到底回應多少這些廣告?

有人沒錢借——這個聽聽香港「廠佬」的苦水就已了然。現在不是完全沒有生意,但是貨期和數期都比以前減少,資金回流速度減慢,對周轉資金自然有需求。但 是,就算願意抵押上自購廠房和辦公樓、甚至個人樓房,都是先在抵押資產估值上打五折,然後又要看公司業績,「阿之阿佐」一輪後,還是要收8厘甚至更高的利 息。

大部分在借不到銀行貸款的公司,只得找財務公司,甚至要去找「九出十三歸」的高利貸去借錢周轉。據聞不少貴利公司也北移。至於其餘各國,看着工商貸款緩慢 增長(如果以通脹折算,甚至是收縮) ,也不用多說。此外,各以前靠抵押自家房子去消費的現在因債台高築而無法重施固技。

有錢無甚用——管理個人/家庭開銷的感受最深:「錢唔好洗」。先不說現時房價甚高,光是付房子首期已幾近「mission impossible」;就算租房子的負擔也相當厲害。當然,其餘的衣、食、行都不便宜,這大家都已經耳熟能詳。較有遠見和毅力的人,也有想過壓縮開支, 把積蓄的錢拿來投資,希望得到高於通脹的回報。然而投資乃英雄地,一將功成萬骨枯。何況,如果以QE2正式宣布開始以來,假使沒有細心挑選股票,也沒有掌 握其高低位做買賣,只一味長期持有的話,多數機會都是蝕本。

在貨幣泛濫,資產價格暴升,消費瘋狂的年代,銀行不愁沒人借錢消費和投資(應說投機);個人和企業也大膽投資和消費;也造成大量浪費,人們對風險二字幾近輕蔑。貪勝於恐。

故此最終在資源始終有限下,被浪費的東西終於反映在價格上。人們才驚覺,恐勝於貪,資產價格大幅下降。然後是人們怕痛心態,主觀希望經濟快速復蘇,在更泛濫的貨幣供應下,暫時貪勝於恐,換來2009-10年的大反彈。

然而依靠貨幣泛濫而不是具體創新下,依然重覆着浪費道路,在上次資產價格大下跌後,可供浪費的籌碼已經減少,新泛濫的貨幣在「填氹」後,用作創造信貸的已 經有限,經濟活動下降,人們收入也下跌,消費不振,倒頭來影響公司生意,也影響銀行對前景預測,不願意隨便借貸,最終成為惡性循環。而相應的資產和消費都 會調整其價格。

至於另一邊的發展中國家,最初在大量貨幣下意欲轉變成消費性經濟以對抗發達國家需求收縮,但是在制度弱點下,結果是未轉型成功就已經面對惡性通脹,並在通 脹磨損的情況下快速剝削這些國家的消費力。最終,政府也需要採取緊縮政策。雖然一時未能成功,卻反而埋下了連發展中國家的人也像發達國家一樣,對前景也將 會由貪轉恐的伏線。


簡單說,現時更多的貨幣供應只會引起更高的通脹,對實際購買力和生產力都只有負面影響,最終令到資產實際價格下降。但是反其道而行去解決通脹又會引發資產 價格大調整。至於以為可以用微調以及黑箱作業去「進出市場、打擊沽家(或打擊黃金長倉) 、穩定市場」,實則只會製造更大的期望─實際落差,讓炒家反而有機可乘,實際用家/投資者卻更加保守,以致出現類似「劣幣逐良幣」的情況。除非有大幅影響 生活的事件或/和科技出現,不然難逃此「溫水煮蛙」格局。

〈有錢沒人借 有人沒錢借 有錢無甚用〉.下
http://www.hkej.com/





 

 

宋鴻兵的微博 1-7-2011

五月金銀回調以來世界各國投資者動向Bloomberg622日:美國財政部的一盎司銀幣銷售5月同比上漲30達到365萬盎司,今年1-5月達到1890萬盎司,今年銀幣銷售幾乎肯定將再破歷史最高記錄澳大利亞造幣廠去年7月以來銷售一盎司銀幣達1070萬盎司比前年暴漲66,比5年前暴漲10倍。白銀 - 窮人的黃金

 世界黃金協會數據,2011年第一季度中國投資者買入了93.5噸黃金中國已取代印度成為世界最大的黃金投資市場英國經濟學家雜誌分析黃金被認為是抵禦高通脹和銀行系統崩壞的對沖工具黃金熱的一大原因就是在全球經濟形勢不樂觀的情況下尋求避險泰晤士報評論不以黃金為貴的時代才是黃金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