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3月15日星期五

羅家聰:當今貨幣大混戰更多因素是關鍵



轉載▼

在貨幣戰的近年研究中,繼同屬花甲年的Barry Eichengreen及JeffreyFrankel後,另一多產專家是Frankel的學生陳庚辛(MenzieChinn)。 兩師徒在貨幣戰的合著甚豐,近些年來較著名的兩篇,是2005年的「自問」Will the Euro EventuallySurpass the Dollar as Leading International Reserve Currency?(NBER11510),及其後於2008年的「自答」The Euro May Over the Next 15 Years Surpassthe Dollar as Leading International Currency(NBER13909)。同事何文俊昨日在〈文人經略〉專欄的一文,當中就引述了後者。

固然,2008年至今已過了 15年的三分之一,歐羅比重於2009年見過最高的28%後跌至去年第三季的24.1%,要在餘下三分之二時間(即十年)反敗為勝,不太容易。研究過程雖 是科學,但下判斷(預言)卻是藝術;這種藝術往往難免受當時氣氛影響,學者也不例外。二人「自問」之際,正是人民幣彙改同年的翌月,而在「自問」一刻,恰 恰是歐羅升穿算六曆史新高之時。人民幣的冒起與歐羅的強勢,都是當時背景氣氛;正如何文俊現於美元勁的客觀環境下品題「美元勁」,也多少受某一曆史時空的 影響。

盡此,姑勿論其判斷最終會否成真,客觀的論據還是值得參詳的。陳氏在去年5月發表了一短文,內容與上周引述Frankel的一文一脈相承,也可作為補足(見參考)。

既 然該文的對象是G20而非G8,焦點自然落在新興起的新興貨幣了。雖說美元、歐羅兩只大幣已占去壓倒性比重,但這都是指「已分配(allocated)」 的儲備部分而已,而非「未分配(unallocated)」的儲備。然而,未分配的儲備卻占了好一部分【圖1】,如據最新即去年第三季末數字,已分配:未 分配的比例為56:44,罔顧後者顯然不妥。

所謂未分配,是央行不向國基會彙報貨幣構成分布的儲備部分;在2005年底前,國基會會估算這部分的分布,但此後不估。不出所料,先進國家央行不彙報的比例不高【圖2】,「不合作」的主要還是新興市場央行【圖3】;固然,新興市場亦有其難處。

美元至今仍一枝獨秀
不 過,若只集中看已分配部分,而比較先進國家與新興市場的央行儲備貨幣分布,即見先進國家持美元:歐羅比例約3:1,新興市場約2:1(圖二、三藍綠棒長度 比例)。於是陳氏推算,未分配的儲備當中有六成是美元,兩成半是歐羅;這個0.6:0.25的比例介乎先進國家的3:1與新興市場的2:1,而兩者合共八 成半之比例亦與已分配的相約。這倒合理,畢竟不少新興市場昔日行固定彙率,掛鉤美元或歐羅;現在雖然多已脫鉤,但因新興市場大量對先進國家出口而賺外彙, 有理由相信其儲備仍以兩大貨幣為主。

不妨重溫上周拙作,這個包含未分配儲備的估算比例【圖4】,與僅已分配的吻合(上周拙作圖3)。連同最新數字所見,美元占比有「跌定」跡跡象,反而歐羅則續瀉。

Chinn 與Frankel論述貨幣成敗的理論框架基本一致,上周拙作表過,今文不贅。既然歐羅的占比未如二人於2008年時預言般續升而反跌,反而美元至今仍一枝 獨秀,在新興貨幣崛起的討論上,憧憬某幣般可以超越(surpass,Chinn andFrankel語)美元,現階段似乎不切實際;議題充其量是能否分庭抗禮。由此路進,討論焦點將轉至第二、第三大幣之爭。對上一次兩大貨幣爭奪戰, 就是1970年代的馬克vs.英鎊。觀圖所見,兩幣在全球央行儲備的占比差額,與兩國的GDP比例似乎有關,但有時差【圖5】。

誠 然,Frankel以至Eichengreen也有類似論據:貨幣戰上,GDP關事,但非關鍵。正如上周提到,美國GDP早在1872年已過英國頭,但美 元超越英鎊卻滯後近半世紀;而中國GDP也大過英、日,但貨幣地位仍不成比例。現在陳氏比較1970年代的第二、第三大幣,也得類似結論。其實上次已指, 金融發展才是關鍵因素,只差用啥量度。

國債不流通難作儲備
最終,無論Chinn或Frankel都以一國的外彙交投來量度。 用其他指標量度可乎?其實陳氏有逐個探討的,其一是廣義貨幣(陳稱「(央行)流通債務」)占GDP比例。這是很直觀的,因按貨幣戰的本義,成者應最具能力 發鈔,而M2、3正是貨幣供應。不過觀圖所見,中國的流通債務占GDP,縱以較窄的M2計亦名列眾國前茅【圖6】。畢竟,貨幣供應幾多與國際地位無必然關 系。由此看來,這非理想的金融發展指標。

從貨幣的儲值功能而言,有龐大債市賦予貨幣的存在價值,也是相當直觀的想法。用國債市值占 GDP如何?那美、英、金磚當中,贏家竟是巴西,比美國大【圖7】!但這與貨幣地位的排序不符。到底央行儲備是否以國債形式持有,還要考慮流通因素;要是 一國國債不流通者,持作儲備豈非有買無賣?一如中、印,債額雖大但交投少。

若改為私人市場的債務總額占GDP,又如何呢?觀圖所見,這次美國鶴立雞群;但在次名及以後,卻難想象巴西的貨幣地位能高於中、英(實情連「接近」亦談不上)【圖8】。一個指標若表面上已未能解釋實況(貨幣地位),那就遑論回歸上呈顯著。

金 融發展是個抽象概念,始終不易量度。於是,陳氏與其入室弟子伊藤.裕之(HiroyukiIto)於2006年以國際國家風險指引 (International Country Risk Guide,ICRG)數據編制了一機構發展(institutionaldevelopment)指數,當中包括法制、貪汙程度、行政效率等因素。如圖 所示,英、美兩國排名較高,金磚四國則近零或負數【圖9】。

這與貨幣地位的排序吻合,也與上次提到的Chinn-Ito金融開放指數(上周拙作圖7)的排名相近。陳氏認為,以這兩個指標量度金融發展程度,較能量化解釋貨幣地位。

其 於上述,陳氏在其短文做了三套回歸分析。解釋央行儲備貨幣占比的因素有六:量度大國崛起(連網絡效應,economies ofscope)的GDP,量度貨幣信心的通脹差、彙率波、貶幅,量度金融發展的彙市交投及量度慣性的滯後項(economies ofscale)。

然 而讀表所見,只有反映國力的GDP及慣性的滯後項在三套分析中皆統計顯著,其餘因素包括金融發展,則難講矣【表】。綜觀而言,盡管Eichengreen 等人能以1920年代的數據證實美元擊敗英鎊的一戰中「金融深度是關鍵」(前周拙題),但時至今日,另派專家ChinnandFrankel雖檢視了各項 因素,甚至自編數據,但亦未能在統計上確證「金融深度較其他因素更關鍵」一說。固然,現還未見百年以來的第二次「被取締」,迄今數據或仍未足以得定論;又 或好幾個因素均屬關鍵,缺一不可。但這仍待驗證。

參考:Menzie D. Chinn (2012), "A Note on Reserve Currencies: WithSpecial Reference to the G?20 Countries," Note prepared for theInternational Growth Centre (IGC), India Central Programme, 23rdApril.



















Modern Marvels Silver Mines

古代南美印加族人, 叫金為 "Sweats of the Sun, 太陽的汗水". 銀為 "Tears of the Moon, 月亮的淚水" 掘金採銀, 從來充滿血淚汗水. 

 大家看看礦工們每日面對工作的危險 

 各位要好好珍惜手上的的銀條,銀幣

王Sir講解黃金訂價機制



11:00開始

http://www.youtube.com/








商品交易 亞洲崛起
作者是 王冠一
15-03-2013 (週五)
去年國際商品市場表現失色,多家大型礦商怒炒CEO以向股東交代,就知道市道有多差。近年馳騁於商品市場大炒特炒賺個盤滿砵滿的歐美金融機構,亦紛紛龜縮起來,不少投資銀行計劃萎縮甚至索性關閉商品交易部門。

從事商品交易的大型金融機構,去年業務狀況簡直慘不忍睹,其中,摩根大通與摩根士丹利去年收入分別下跌16%及20%,高盛全年收入更大跌64%;至於瑞銀則計劃結束石油、金屬與農產品等交易部門。

正當歐美商品「大莊家」意興闌珊之際,香港及南韓的證券交易所,反而計劃在商品市場大展拳腳。傳統證券交易所染指商品市場,主要是因為見到環球股票交易已無甚增長潛力,香港的港交所與南韓的韓國交易所亦然。


香港方面,由於港交所較其他交易所擁有多一項優勢 - 內地實質的商品需求作為發展商品市場的有力支援,成為港交所去年大膽斥資22億美元現金(約171億港元)奪購倫敦金屬交易所(LME)的最大誘因。


據 聞港交所主要看準這方面優勢,計劃把LME的商品交易業務,跟集團本身的證券業務結合,重點發展能源及軟商品期貨生意,業務型態將更加近似洲際交易所 (ICE)、紐約商品交易所(NYMEX)、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估計港交所的終極發展目標,是跟內地的交易所結盟甚至合併壯大。


至於南韓方面,韓國交易所的發展策略會將會比較側重於企業的交易需要,尤其是滿足企業對沖業務風險的需要,明顯跟香港以實用為主的發展策略不盡相同。


據聞韓交所計劃重點發展黃金期貨與牲畜期貨產品,並以退休基金及機構投資者為主要銷售對象。除此以外,韓交所亦希望能夠鼓勵更多私營的農業銀行參與牲畜交易活動,從金融角度推進南韓的農業發展。


對 亞洲國家而言,只有盡力保住商品的議價權,或至少避免商品價格長期被外國勢力操控,才能夠保障自身經濟健康發展。況且證券交易所染指商品市場,亦是大勢所 趨,因為歐美監管機構,將逐步落實把商品市場相關的結構性產品交易業務,由場外(OTC)劃歸交易所負責,希望可以更方便監管。


歐 美金融機構慢慢退出商品交易業務,無可否認是傳統交易所搶佔市場份額的大好機會。不過,商品市場向來是一個「炒家聖地」,亦是生意人與投機者熱愛進行對沖 活動的平台,對歐美莊家而言,實物交收從來不是業務發展的重點,如今歐美莊家選擇逐步淡出,似乎預示商品交易的盛世已過。港交所與韓交所染指商品市場的決 定,絕對是政治正確,但對集團的實質效益是否如預期般大,值得拭目以待。

Jeff Clark:黃金的時代結束了——正如1976年那樣

By 高級貴金屬分析師 Jeff Clark
 高盛上個月就下調了黃金價格預期,甚至說金價有可能向每盎司1200美元發展;瑞信和瑞銀都不看好黃金價格;花旗集團也表示,黃金的牛市已經結束。


這讓我想起歷史上類似的一幕,1974年底至1976年8月間,黃金價格狂跌47%。


1976年對於黃金投資者來說是艱難而尷尬的一年,在那之前,黃金價格已經跌了整整一年,但是跌勢仍然沒有停止。


1976年,IMF在6-9月期間曾經三度向市場拋售黃金,同時,美國和蘇聯也在出售黃金。下圖中,我整理了1976年間隨著黃金價格的下跌市場上的各種評論,圖中的每個節點標號對應以下評論標號。



但值得提醒的一點是,黃金價格在當年8月25日觸底之後迎來了長達三年半的上漲,並於1980年達到峰值。


1)紐約時報,1976年3月26日

“至少現在看來,黃金的Party似乎結束了。”



2)紐約時報,1976年3月26日


“Heim先生雖然很慶幸自己已經跳出了黃金市場,但他對股市的信心也不是那麼多,他現在建議客戶將資金投向美國國債。”


3)紐約時報,1976年7月20日


蘇黎世的一位交易員表示,“現在是賣方市場,沒有人買黃金。”


4)時代周刊,1976年8月2日


“雖然上週末金價重回到每盎司111美元,但這對於​​黃金迷投資者們來說依然是個失望的數字,許多看漲黃金的投資者不久以前還預測金價會漲到300美元呢。”


5)時代周刊,1976年8月2日


“與此同時,1973年至1974年推動黃金價格上漲熱潮的經濟環境已經基本上消失了。現在美元很穩定,全球通脹率已經下降,由於石油危機而引發的恐慌也已經消退了。這些因素都減少了市場對紙幣的不信任感,而許多投機者當初正是因為這種不信任情緒才會投資黃金的。”


6)紐約時報,1976年8月19日


“Heim表示,我們的預測是黃金價格會下降到每盎司100美元以下,在100美元附近會停留一段時間。”


7)紐約時報,1976年8月19日


“LaLoggia:沒有什麼經濟方面的條件會導致投資者湧向黃金市場,此前的下跌所造成的損害是巨大的,這種傷害不會很快就消退,應該避免黃金和黃金股票。”



8)紐約時報,1976年8月29日


“花旗銀行:70年代,黃金是對沖通脹風險的投資手段,但是現在貨幣是對沖金價下挫的的手段。”


9)紐約時報,1976年8月29日


“美國私人購買黃金的現像從來沒有形成規模,如果黃金投資者的命運注定低迷,那麼重任就將落在美元身上了。”


10)紐約時報,1976年9月12日


“一些在黃金交易方面業績不錯的專家表示,現在買黃金還為時過早。”


11)紐約時報,1976年9月12日


“那些在60-70年代金價低的時候入場的華爾街巨頭們可以炫耀他們入場的時間還算晚。”


12)紐約時報,1976年9月12日


“Lawrence Helm:認為金價會掉到每盎司100美元以下。”


13)紐約時報,1976年11月21日


“作家Elliot Janeway在書中寫道:黃金還是白銀?他都不喜歡。白銀對於傻瓜來說就是黃金。”


14)紐約時報,1976年12月19日


“Holt先生承認,1974年的時候過多的投機行為把金價推向了高點,遠遠超出了其該有的步伐。”


此文譯版並無唱多或唱衰黃金的傾向,僅羅列歷史事實,更多原作者意見觀點請點擊文章開頭作者名字鏈接。


Original Source 

奧巴馬:伊朗離製造核武器只剩一年時間若制裁無效準備採取軍事行動

奧巴馬警告伊朗現在離製造首枚原子彈還有一年多時間,他指出如果制裁不能迫使伊朗放棄核武器計劃,美國將準備實施軍事打擊。
美國總統奧巴馬在接受以色列電視2台採訪是做出這一表態,他表示說如果能用外交手段阻止伊朗的核計劃,產生的效果將“更為持久”。
根據2月份的數據伊朗是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中第六大產油國,伊朗趨勢惡化將對原油市場產生巨大衝擊。
週二基準原油指標布倫特原油上漲0.14%,至每桶109.39美元,美國WTI原油上漲0.3%,至93.03美元。

美國總統下週將訪問以色列,奧巴馬說他將向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保證,美國仍然對使用武力持開放態度。
奧巴馬說:

    
“當我說所有選項都在檯面上時,那所有選項就都放在檯面上。美國顯然有這樣的能力”。
上月聯合國安理會五常加德國(P5+1)在與伊朗的談判中提出了新的棄核條件,其中包括括逐步解除在黃金和貴金屬交易方面的限制。
以色列則指責伊朗在利用談判為製造核武器爭取時間。
伊朗已經宣佈在Natanz鈾濃縮工廠新增3000台離心機。德黑蘭方面稱核計劃完全用於民用和醫療目的。聯合國國際原子能機構也表示,目前沒有發現伊朗把濃縮鈾用於可能的軍事目的。
奧巴馬強調美國“致力於保證以色列的安全,這個承諾牢不可破”,他說:“我們的目標是不能讓伊朗擁有威脅以色列或可能引發該地區軍備競賽的武器”。

黃金是未來十年保護你財富的最佳工具

黃金自2011年8月的1900美元見頂後,已下跌20%,至今長達16個月了。金價頹靡不振使得黃金多頭人心渙散,黃金牛市終結或即將迎來更大暴跌的言論充斥市場。但是,如果你注意金價這16個月的跌勢,你就會發現其實它只在1500-1800美元間起落,和一般熊市走勢完全不同。也就是說,它在這個價位得到相當的基本面支持。

黃金的基本面分析多為經濟學家和投資者所不知。因為他們多數都是被國際銀行集團洗腦的一代,對黃金充斥著莫名的偏見而不自知。要解釋為何黃金價格自見頂下跌後卻不繼續暴跌,而老是在1500-1800盤整起落,黃金的生產成本可以告訴我們答案。

據GFMS計算,2011年黃金生產成本比2010年還增長了22%,全球平均總成本為每盎司1044美元以上。至於2013年的現在,黃金生產總成本在通脹影響下恐怕已經是每盎司約1200美元。個別如黃金生產大國的南非,它的黃金生產成本更高於平均。實際上,這十二年來無論是黃金還是白銀,其價格和生產成本都是同步增長的,並沒有出現價格遠遠拋離生產成本的狀況。可這十二年來「黃金泡沫論」卻隨著金價上漲風雨相隨。這些言論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說不出一個價值衡量指標來支持黃金泡沫的理據,只是一味指黃金是泡沫。

白銀比黃金更加受到華爾街的人為抑制,所以導致白銀礦商長期業績表現極差,虧損連年更是常事。從2001年銀價上漲四、五倍後,銀礦商才能逐一擺脫虧損困境,單從這點就可看出白銀價格受到何等嚴重的抑制。白銀開採量是黃金的十倍,七成用於消耗,黃金消耗極少,但過去幾十年來,金價卻是銀價的五十倍,白銀的低價是不合理的。

截至2012第三季,經營效率最好,全球產量第四的銀礦公司Pan American Silver的白銀生產成本是19.73美元一盎司。雖然多數金銀礦公司沒有在財報中披露真實的生產成本,可從年報中估算,以白銀為主的全部礦產公司的平均成本估計約24-25美元一盎司。黃金和白銀價格的上漲並非炒作,背後是有真實的成本推動因素支持的,金銀價格並沒有出現遠遠拋離成本的引力範圍之外。

本來就是稀有金屬的金銀存量經歷了一百多年大規模開採,如今儲備十分有限,新礦床發現稀少,每噸品味也一直在下跌。黃金的礦產量峰值是1999年,至今尚無法創新高。無論是黃金還是白銀,其供應極度依賴二級市場的舊金銀回收。目前這回收的規模高達總供給的四成,也就是說,真實的生產供應早就無法滿足需求了!白銀供應缺口更嚴重,早在1942年起白銀礦產量就無法滿足工業需求了,這個供應缺口至今未能解決,只能靠舊有的存量供應和回收舊銀補充。這也是為何金銀進入十二年牛市以來,價格雖然上漲五、六倍,產量也難以提高的重要原因所在。

長遠來看,要鼓勵銀礦公司繼續堪探、或緩衝資源的消耗速度,需要一個健康的利潤率。從生產成本的角度得出的結論,清楚顯示黃金白銀現今價格根本沒有泡沫,而且還是屬於低價狀態。如果這樣也算泡沫,那我真不知還有什麼東西能夠稱得上便宜了!

黃金是個簡單到不需管理的投資,只要買了,收藏起來,不理它五至十年就對了!黃金購買力不會貶值,過去它可以買到多少桶油,現在也一樣可以。雖然黃金不生息,但是卻可以保護我們的財富不像銀行定存那樣受通脹掠奪。作為理財,每個家庭其實都該儲蓄一些黃金作為最後的防線。

黃金下跌16個月之久,除華爾街蓄意打壓的因素外,其實也是正常的調整。1970年代的黃金牛市調整期也長達16個月,跌幅高達40%,現在不過20%。1970年代高達40%的調整,加上美國在1976年的《牙麥加協議》蓄意將黃金去貨幣化,黃金牛市崩潰的言論可畏鐵証如山。可結果呢?黃金觸底反彈,漲幅高達800%,根本原因就是美國不斷的量化寬鬆所導致。紙幣一印多必然出現通脹,這是經濟原理。

自國際金融危機迄今,歐美發達國家已大大突破了歷史上任何一次危機所企及的政策寬鬆底線。美聯儲先後實施了四次量化寬鬆政策,歐洲也有兩輪長期再回購操作(LTRO)之後,英國寬鬆政策不斷加碼,日本央行更是明目張膽讓日圓貶值,連續實施了十一輪量化寬鬆政策。這四大央行的資產負債表都擴大了三、四倍,任何指望這些國家停止貨幣擴張都是妄想。

歷史清楚證明,一但走上了印鈔的絕路,印鈔大業是絕不可能停止的,這是法定紙幣的宿命,猛印鈔其實也表示經濟問題比你我表面所知的還嚴重,不然又怎會一直寬鬆不斷呢?

政府往往只會解決短期問題而忽視長期風險,先印鈔解決當前的困難。至於後遺症是未來繼任者的問題,只求我在位時不出事就行了。就是這種政客心態,才導致布雷頓森林體系坍塌至今,世界各國的貨幣購買力都貶值了90多%。儘管本次G20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承諾全球不會陷入「貨幣戰爭」,都只是說說而已。全球貨幣競相貶值的鬥爛戰爭已經打響,在惡性通脹失控前,這些發達經濟體都不會結束印鈔。

在國際舉起印鈔大旗的背景下,黃金白銀的短期價格雖然波動,但是長期價格上升是絕對可預期的。只要印鈔大業不停止,黃金白銀絕對是值得長期儲蓄的真正貨幣之王。

朱冠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