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7月24日星期三

James Rickards:中國正暗中大買黃金 金價恐短期內飆高!






《紐約時報》排名暢銷書《下一波全球貨幣大戰 (Currency Wars)》作者瑞卡茲 (James Rickards) 周一 (22 日) 指出,中國人民銀行過去 4 年暗中大買黃金,若爆發貨幣戰爭,他們可使用這些黃金儲備作為武器。

他接受《富比士》訪問時表示,中國最不願意做的就是公開黃金採購量,因為這會刺激金價上漲。他以德州撲克遊戲來比喻中國策略:「美國有一大堆籌碼,歐洲也有一大堆籌碼;美國持有 8000 公噸黃金,歐元區 17 國共持有 1 萬公噸黃金,但中國只有 1000 公噸黃金,稱不上玩家;如果他們有 5000公噸,就稱得上玩家。」

根據人行上回在 2009 年 4 月的公布資料,其持有的黃金總量為 1054 公噸。但James Rickards引述他取得的「最佳消息來源」透露,如今人行持有的金量可能已達 5000 公噸

儘管James Rickards強調,或許除了少數中國共產黨人士之外,沒人真正知道中國持有的黃金量。但他曾親自詢問過數名「非常熟悉實體黃金市場」的人士,每次他提出的中國官方持金量預測,都被證實低估。因此他預期,人行下回在明年 4 月公布持金量時會有 5000 萬公噸。

James Rickards進一步警告,屆時將掀起市場大地震,「那些否定和懷疑黃金的人,全都要坐直開始做筆記」。他說,若非中國是傻子,但他們不是;否則人們便將開始買黃金,而他預料這將發生。屆時金價將大漲,恐在很短時間內躥高,最少 90 天最多 6 個月。

James Rickards預警,若金價漲到每盎司 4000 美元,意味油價也將飆升至每桶 400 美元,銀價漲上 100 美元,銅礦、玉米、小麥及所有其他原物料價格都將大漲,全球陷入超高通貨膨漲,人們的退休金和年金價值都將歸零。

屆時贏家將包括那些持有黃金者,但會是少數;多數人將是輸家,但他們會爆發強烈的政治不滿,逼使政府採取行動,例如要求課徵暴利稅,不過這恐怕得花點時間。因此人們應該要有所心理準備,甚至想辦法脫身。

中國夢之聲 20130622 呼斯楞 / 央吉瑪 《千年之戀》

又一天籟之聲


















全球去槓桿已經開始

陶冬 

今後兩年,全球經濟與市場的關鍵字是”去槓桿”。金融危機後超寬鬆的貨幣環境已見拐點,儘管貨幣正常化的速度會較緩慢,間中甚至可能出現反復,但是筆者看 來貨幣政策擴張的鐘擺已經開始回擺。這種變化對各國經濟復蘇、市場趨勢、資金走向、風險分佈的前景,均會帶來深遠的影響。毫不誇張地說,這是貨幣政策上的 一個大拐點。

全球經濟復蘇,其實進展並不順利,而且分佈不均勻,但是世界第一經濟體美國與第二經濟體中國,因不同的原因先後踏上了去槓桿的路途。

 美 國的經濟復蘇勢頭最明顯,增長的不確定較小。美國的公共部門在削減開支,節流減員,令GDP增長的勢頭並不突出。不過撇除公共部門的收縮,民間的經濟活力 在明顯提速。消費信心創下新高,企業投資出現加速,銀行的借貸意願略見改善,房地產復蘇已成燎原之勢。非農就業情況也在改觀。當然,時至今日仍有200萬 份工作機會消失了,就業復蘇尚有漫長道路要走,不過筆者看來只要房地產升溫不逆轉,就業增加、工資上漲只是時間的問題。伯南克離任在即,此人素來在意名 譽,在他任內啟動退市,對歷史也算有一個交代。


聯儲退市的第一步,是減少債券購買規模,此舉屬於減少放水而非收水,下一步政策舉措仍取決於經濟資料和市場反應。不過以聯儲會議紀要和國內政治壓力看,只 要市場不出現重大危機,美國貨幣當局收縮資產負債表,實質性地抽出流動性,估計一年內便會出現。聯儲政策利率上調恐怕還要一段時間,不過商業利率(國債利 率、按揭利率)已然上揚,美國的貨幣環境正常化已經開始。
 
相對於美國經濟,中國經濟乏善可陳,民間投資與消費疲軟不振。不過新一屆領導人上任之後,結構調整與風險控制成為政府工作的重點,對於短期增長 上的得失看得不是很重。中國人民銀行為宣示風險,懲戒過度借貸,在資金市場流動性短缺之時,拒絕注入緊急流動性,個別銀行在拆借市場一度無法結 算,SHIBOR隔夜拆息飆升至15%(正常時約為2.5%)。隨著央行重新入市和季節性因素的消失,SHIBOR已在恢復正常,但是銀行間的流動性天堂 不再,金融機構無論是借貸還是投資高收益產品,已不復當年之勇。
 
人民銀行導演過一出”SHIBOR風雲”之後,筆者認為中國的流動性環境已現拐點。銀行決策趨向謹慎,借貸、投資均在下調槓桿,而此導致貨幣乘數效應的下降,流向地方政府、開發商的資金數量應聲減少。這個對實體經濟的影響,尚有待觀察。
 
歐債危機今年有明顯的緩和,但是多數國家在財政改革上進展遲緩,至於經濟復蘇則是漫長的過程。歐洲央行的量化寬鬆,既受自身授權的局限,又受德 國的掣肘,如無危機重燃,即使暫不退出,也無進一步QE的空間了。日本銀行是世界四大央行中,唯一既有QE需要又有QE承諾的,應該是今後一段時間世界新 增流動性的源頭,但是安倍經濟學存有內在的矛盾──既要製造通脹預期(迫使投資、消費),又要國債利率不升(維持JGB市場不崩盤),魚與熊掌兼得,難度 極大。相信日本貨幣當局不久會陷入兩難處境。
 
四大央行有其貨幣政策的自主權,新興市場國家則被迫去槓桿。隨著聯儲退出QE預期的蔓延,之前流入新興市場的遊資開始集體退潮,當地債市、股市 失血嚴重,中斷了不少新興央行的政策擴張週期,以巴西、印度、印尼為首的新興國家更進入加息週期,來抗衡資金外流,對當地經濟不啻雪上加霜。新興市場受遊 資湧入之惠,過去幾年增長良好,內需鵲起,貿易逆差大增。一旦資本項目逆轉,國際收支平衡必成問題,由此觸發被動式去槓桿,甚至可能誘發金融危機。
 
不僅央行去槓桿,市場也要去槓桿。過去五年”央行包底”的超寬鬆環境已經成為過去,一面倒式的市場投機已經成為過去,政策風險、價格波動雙向波 動成為新常態。風險資本在摸索價格新均衡點的過程中波動自然大,資金去槓桿,成交量下滑難以避免。同時巴塞爾Ⅲ協議生效日近,整個金融業均面臨增加資本 金、降低風險權重的要求,銀行借貸難複當年勇。
 
金融去槓桿,帶來四大風險:一、市場風險,政策不確定性增加,勢必加大資本價格的波幅,這在伯南克宣告﹁退出在即﹂後的第一個月的市場表現上反 映得很明顯。二、信用風險,央行減少債市干預,令資金成本上揚,隨時會有高槓桿的企業、金融機構出事,並可能觸發連鎖反應。三、增長風險,無論美國還是世 界其他國家,復蘇基盤並不穩固,銀行的金融仲介功能尚未恢復,QE退出無疑對全球經濟增長乃是一大挑戰。四、黑天鵝事件,當決策者認為各種風險已盡在計算 之中時,意外往往出現,並導致風險的連鎖傳導。這種風險難以預先估料,但其殺傷力卻很大,雷曼事件便是一例。
 
當世界進入去槓桿週期時,中國經濟的處境最尷尬。因為別國作經濟調整時,中國在增槓桿(主要表現在地方財政和房地產兩個部門的債務擴張上)。時 至今日,增長在回落、金融風險在上升,通貨膨脹有反彈,資金開始外流,聯儲卻開始收水。由於人民幣匯率政策,中國的貨幣政策深受聯儲政策的影響,伯南克放 水時,周小川難收水;伯南克收水時,周小川的貨幣寬鬆空間亦大大縮減。不巧的是,屋漏偏逢陰雨天,地方債務進入還債高峰期,企業盈利急跌,應收帳高漲。
 
其實中國人民銀行本身也在逐步去槓桿,控制風險。六月份令世界矚目的SHIBOR風雲,從利率角度看似乎已告一段落,但是從政策意向上看,金融 領域去槓桿過程才剛剛開始。經SHIBOR一役,銀行在借貸、投資上變得更謹慎,資金的乘數效應下降,整個經濟的去槓桿過程已經悄然展開。也許這是一個漫 長的過程,但是中國連續十年的信貸擴張週期已經呈現拐點,這對經濟增長、企業現金流、借貸成本、風險分佈均會產生深遠的影響。
 
如今的中國經濟,民間投資消失,個人消費勢頭放緩,增長靠地方投資和影子銀行支撐著。這種增長模式短期對GDP有説明,卻隱藏著重大的金融隱 患。一旦貨幣環境由擴張轉為收縮,地方債務和影子銀行出事的機會大增,而且近年在”金融創新”名義下,各類衍生產品大行其道,將風險捆綁到一起,一家出 事,火燒連營似乎不是天方夜譚,杞人之憂。
 
去槓桿的大環境下,中國經濟的風險驟升。

是誰握著黃金定價那把尺 大牌金店間不能說的秘密



今年的黃金市場可謂是“多災多難”。除了價格猛跌走向“熊市”之外,時不時還有更猛的負面消息流出。

日前,包括老鳳祥[-3.26% 資金研報]、周大福在內的上海多家金店“賺了原料賺加工”的盈利模式秘密被曝光,黃金行業“雙重盈利”模式帶來的影響持續發酵。

“難怪國際金價跌得那麼快,也沒見著哪家金店清倉大甩賣。”網友笑言,大牌之間有了“不能說的秘密”,大家都暗暗不降價,我們可買的渠道又只有這麼些,最後只好啞巴吃黃連了。

對於處在賣方市場的老百姓而言,“話語權”這個東西是可以忽略不計的。尤其是被國人一向認為是硬通貨的黃金。

的確,仔細一想,從來沒有人去質疑,金店裡的投資金條和金飾品究竟是怎樣定價的?所謂的交易費、手續費、加工費啊,到底是怎麼來收的,售貨員通常只會以“這是規定”來答复。就算你問清楚了,最終還是只有乖乖付錢的份兒。

哪怕是名噪一時的“中國大媽”,最多也只是在國際金價慘遭滑鐵盧之際,湊個熱鬧買買黃金,但也沒看到誰抽出時間去盤算一下金店裡的價格究竟合不合規。

目前,包括老鳳祥、老廟黃金等在內的多家上海金店,已向上海市價格監督與反壟斷局遞交《自認報告》,承認“企業之間相互串通統一價格損害消費者權益”。

據了解,上海黃金飾品行業協會及包括老鳳祥在內的13家上海金店制定了《上海黃金飾品行業黃金、鉑金飾品價格自律實施細則》,當中規定上海多家金店對黃金、鉑金產品定價時,較協會訂下的“中間價”,分別不可超出正負2%及3%。

而正是這一細則,成為有關部門調查的重點,被認為涉嫌操縱金價。

有人被牽連,就有人跳出來否認。

幾天前,周大福在其官網發布聲明,稱“公司有一套自定義的產品定價機制,未有受任何協會或同行的製約或限制。”並否認提交《自認報告》。

一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黃金交易員告訴我,這就是為什麼各大金店每天網上公佈的“今日金價”既不是上海黃金交易所的當日金價,更不是當日國際金價的主要原因。

換句話說,這些金店幾乎不必承擔原料價格波動的風險,它們所銷售的每克黃金,都覆蓋了其的成本,如果在基準價上有所上浮,無論上浮多少,都可以產生利潤。在這個模式下,金店對產品即使不做加工,直接把原料賣給消費者,也能賺錢。

一件金飾,除了賺加工費,還要賺一筆原料的利潤。顯然,這樣“雙重盈利”的模式對老百姓而言是不公平的。在這樣的規則下,市場份額大的金店,完全可以穩穩噹噹賺錢,研發設計都不用操心,扔給廣東和浙江的加工企業就行。

唯一值得欣慰的是,此次老鳳祥被查事件後,預計內地黃金首飾的價格將普遍下跌,“價格戰”無疑愈演愈烈。無論是北上廣還是二、三線城市,所謂的“自律”協議或準則,對於業內經營者的定價約束力都將降低。

但要提醒大家的是,對於未來的“價格戰”,出於成本方面的考慮,零售商很可能放鬆對於質量的監督,消費者購買金首飾時更應該謹慎挑選。

印度出新招限制黃金進口 20%進口黃金必須關押在海關

印度央行出台了限制黃金進口的新措施,以控制經常賬戶赤字,緩解盧比貶值壓力。

據FT報導,週一晚些時候,印度央行宣布,進口黃金中,20%必須留做出口,其餘進入珠寶行業。

新限制措施立即生效,並要求將20%進口黃金關押在海關保稅倉庫。海關當局負責像監管存款一樣監管這批黃金​​。

只有當被關押的黃金出口了75%之後,方可進口下一筆黃金。

Motilal Oswal的商品分析師Kirshore Narne稱:

    這麼做的目的是,控制以出口為目的的黃金進口商。目前,沒有出口限制時間,所以出口商在進口黃金之後,可以在3個月或者6個月之後再出口黃金,而這期間他們可以將黃金在國內使用。

長期以來,黃金進口一直是印度政府頭疼的問題。截至今年3月份的財年裡,印度經常賬戶赤字佔GDP4.8%,或880億美元。

印度人對黃金的嗜好是導致印度經常賬戶赤字的原因之一。

    印度央行在今年1月的一份報告中說:

    2009年10月至2011年12月期間,黃金進口構成了貿易赤字的30%。這一數字遠高於早前數據。 2006年7月至2008年9月,這一數字是20%。黃金進口已經給宏觀經濟管理造成了主要困擾。

2013年早些時候,印度已經出台限制黃金進口的措施,如將黃金進口稅從4%提升到8%。

7月早些時候,印度財長Palaniappan Chindambaram懇請印度人降低其對黃金的需求,稱“我們不能徹底禁止黃金進口。印度人對黃金喜愛是長時期存在的。”

印度寶石和珠寶交易聯盟抱怨印度央行黃金進口限制措施引發了黃金供應極大不足,這把消費者推向了非法供應商:走私販和黑手黨。上個月,該聯盟要求其成員自動暫停金幣和金條銷售。

有些人懷疑新措施對解決經常賬戶問題沒有幫助。分析師Narne說:

    我不認為新措施會給行業造成任何衝擊,因為行業已經被沖擊的相當厲害了。

SEC起訴德克薩斯男子操作比特幣龐氏騙局

龐氏騙局又何只是比特幣...現今貨幣體制亦如是一樣










週二,SEC起訴一個德克薩斯男子操作一個比特幣龐氏騙局,並警告個人投資者註意類似的騙局。

SEC起訴30歲的Trendon T Shavers從投資者那裡籌集了價值超過450萬美元的比特幣,這些投資者被虛假地承諾周利息達7%。 Shavers來自德克薩斯麥金尼,他是一個名為Bitcoin Savings and Trust的網站的創始人和運營者。 SEC的這一舉動是監管機構最新的對虛擬貨幣相關的可疑活動進行管制。

這起聯邦法院在德州提起的民事訴訟援引了Shavers貼在一個比特幣在線論壇的帖子,該帖子是Shavers以“pirateat40”的網名發布,稱他的投資是低風險的。

根據起訴書,Shavers至少從2011年9月至2012年9月份期間提供這一投資服務,Shavers將其投資品賣給了至少66個投資者,範圍包括康涅狄格州、夏威夷、伊利諾伊州、路易斯安那州等。

起訴書將Bitcoin Savings and Trust描述為一個“騙子和龐氏騙局”,Shavers用從新投資者那裡籌集來的比特幣償付給之前的投資者。

SEC同時指控Shavers將近15萬美元收入用於個人消費,Shavers去年8月關閉了該網站。

    “我們擔心,全球市場越來越多的人使用比特幣將促使行騙者將投資者騙進龐氏騙局,或者其他的陷阱中,在這些陷阱中比特幣被用作促進欺詐、或者簡單的捏造投資或交易。”SEC在一個投資者預警中稱。

最近幾個月,聯邦和州政府機構已經開始取締比特幣交易,要求他們遵循傳統貨幣交易公司的指導,比如Western Union公司和MoneyGram International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