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8月14日星期三

穩定國際金價有功 美媒特創 dama 新字

香港文匯網消息,國際金價今年4至6月下跌期間,許多中國消費者紛紛搶購黃金,其中包括不少中年女性,以至於引發外界對「中國大媽」搶購黃金的關注。在其網站的視頻報導中,《華爾街日報》甚至專門創造了「dama」這個用漢語拼音得來的單詞。

據《新聞晚報》報導,國際金價本週一升至每盎司1334.7美元,較上周增長4%,更是創下三周以來的最高紀錄。美國《華爾街日報》援引投資者和分析人士的話報導稱,帶動金價上漲的一個主要因素是中國國內對黃金的購買需求。這其中,中國大媽的購買力不容小覷。

根據中國黃金協會12日發佈的數據,今年第2季,中國國內黃金消費量達到385.5噸,創下新高。而《華爾街日報》分析指出,這一數據較 一年前同期翻了一番。部分分析人士指出,黃金消費量猛增,可能與外界預期美聯儲縮小經濟刺激措施規模有關,但中國的購買需求仍是不容忽視的一個重要因素。
《華爾街日報》稱,中國買家對金價走低十分敏感,抓住今年的機會大量購買黃金飾品。國際金價今年4至6月下跌期間,許多中國消費者紛紛搶購黃金,其 中包括不少中年女性,以至於引發外界對「中國大媽」搶購黃金的關注。在其網站的視頻報導中,《華爾街日報》甚至專門創造了「dama」這個用漢語拼音得來 的單詞。

一名業內人士指出,「中國大媽絕對是黃金搶購潮中的主角,她們很久沒有見到金價如此低,對她們來說,這是一種巨大的吸引力。」

分析人士指出,中國國內這股黃金購買潮對此前不斷走低的黃金價格起到了穩定作用。分析師喬伊斯·劉說:「如果沒有中國國內的需求,當前的國際金價將更低。」美國默克投資集團首席投資官阿克塞爾·默克也認為,中國國內需求,加上其他激勵因素,將帶動黃金價格反彈。

《華爾街日報》指出,除了中國國內的需求,印度對黃金的需求量也在增加。此外,全球最大的黃金上市交易基金SPDR黃金信託,其黃金持有量也在上週五增加了1.8噸,實現最近兩個月來的首次增加。

不過,中國國內消費者依然在期待金價進一步下跌。一名顧客仍在等待金價下跌,她說:「如果價格再低一點,出手的人一定會更多。」

巴克萊銀行分析師庫珀指出,相比第二季度,中國國內消費者購買黃金的趨勢已經出現了一定的減緩,「今年餘下時間,黃金消費量是否能保持之前的數量,目前還無法確定。」

還有觀點認為,國內黃金消費的增加,將幫助中國獲得在國際黃金市場上的定價能力。中國是全球最大的黃金出產國,但國內金價通常根據美國和歐洲的市場價格而定。

國庫喊窮 政院研擬加稅


《金融大騙局》已經不只一次提出:

公務人員、政府官員、民意代表,其存在的理由和獲得報酬的正當性,都應該只有「他們提供了值得的服務」,而不是因為他們的「身分」。

民間企業必須提供值得且令人滿意的產品或服務,它才能夠獲得你的購買力,但是政府的服務卻是強制的,不論它提供的服務是否令你滿意,你都必須買單,這說穿了,就是合法的搶劫。

但如果你的錢被搶匪搶走,你頂多就是損失了該數目的金錢,而當你的錢被這些合法的搶劫拿去養活那些不必要的官員時,要是他們整天只會看報喝茶,什麼事也不做,那還算你走運了。不幸的是,他們往往自我感覺良好、幹勁十足,忙著用種種新的改革來抑制和干擾民間的生產活動。

我們如果把國家比喻成一家公司,那麼公務員就是這家公司的員工,政府官員就是這家公司的經營階層,而所有的納稅人則是這家公司的股東。

一般來說,一家公司如果虧損連連,有幾種方式來因應,一是對員工裁員或減薪,二是減少經營階層的薪資和分紅,或甚至更換經營團隊,三則是要求股東再出錢增資以彌補虧損。

而如果你是一家年年嚴重虧損公司的股東,卻又發現這家公司的員工人數一年比一年多,薪資福利也好的嚇人,經營團隊更是一再地濫用權力、吃裡扒外、虛報公帳,然後這一切的一切都要由你來買單,此時的你作何感想?


中國時報【李明賢╱台北報導】

中央政府債務突破5兆,每年支出都要舉債養債,國庫財政堪憂。據悉,行政院本周一的總預算會議上,朱敬一、薛琦等閣員主張加稅徹底解決財政根本,行政院長江宜樺也首度鬆口,「稅收攸關國家永續發展,要求財政部研議參考」

江揆的一句「稅收攸關國家永續發展」,是否代表行政院籌畫加稅?閣員解讀,江揆對此持正面立場,全盤考量國家財政,擬定一套完整計畫。

主計總處在102年總預算書明確提及,我稅收占GDP長期偏低,近年僅12.8%,遠低於OECD國家平均值26%,影響政府歲入來源穩健度及限縮財政的運用空間。但高層說明,江揆現階段沒有預設立場,僅是把閣員提議交由財政部參考,不代表行政部門馬上要推加稅。

江宜樺聽取主計處報告103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歲出編1.9兆,歲入編1.7兆,近年來罕見負成長,政府還要舉債2000多億填補缺口。

國科會主委朱敬一率先提及,「台灣賦稅占GDP比重偏低,是全世界倒數第6!」呼籲研議必要的稅收增加方案;政務委員薛琦也說,預算籌編困難主因稅收太少,租稅問題應儘速解決,會中也有閣員附和。

「加稅有這麼難嗎?這是必須嚴肅面對的議題。」薛琦曾經表示,台灣加值營業稅率僅5%全球最低;房地產持有成本低得不像話,仁愛路豪宅帝寶屋主繳的地價稅比管理費還低,非常不合理。

主計總處在預算書中建議,建構國家發展穩固根基,確保政府施政的永續性,未來在符合社會公平正義下,「持續推動租稅改革,提升財務效能,健全支出結構,有效降低累積債務」等同支持稅改立場。

幾位閣員相繼呼籲加稅,江揆也認為,「稅收攸關國家永續發展,相關意見請財政部參考」但財長張盛和並未多表意見。

有鑒於之前證所稅引發爭議進一步衝擊證交稅,導致今年前7月減少403億稅收,官員坦言,「這議題(加稅)實在太敏感!」



鈔票不是錢

 朱冠華


經濟活動中,我們時常聽到一些相關數據,像國內生產總值(GDP)、經理人採購指數(PMI)、消費人價格指數(CPI)、工業生產率、信心指標、零售指數等等。

這些通常都是經濟學家用來衡量分析經濟活動強弱的指標。可有一樣多被忽視,那就是貨幣,同俗的說就是錢。

錢是什麼?

錢是經濟生產物和服務之間流通中的交換媒介。沒有這媒介,我們只能回到原始時代的以物易物。以物易物相當麻煩、限制多、限制大、交換物價值無法準確確定。所以以物易物只適合原始時代,不適合現代文明。

人類在歷史上曾使用麥、貝殼、石頭、羽毛等等多樣東西作為實驗,可用來用去,發現只有兩樣東西可以完美的擔任錢的職責,那就是黃金和白銀。

讓我們看看中國漢字對錢的寫法:「無金不錢」。所以錢必須是金,銀的部首也是金,附上一個代表金銀這類物質「堅韌而不脆」的「艮」,「堅韌而不脆」易於分割,這也是貨幣所需要的條件。

「金銀天然不是貨幣,天然貨幣是金銀」。黃金白銀無可質疑是最少問題的貨幣,能夠穩定經濟的先進貨幣體系。

現在經濟學所教授的貨幣體系中,將金本位制說成一種落後的制度,任何提議恢復金本位制的建議都被說成是開歷史倒車。理由是黃金增長的速度趕不上人類社會財富增長的速度,實行金本位制會導致“錢荒”。

實 際上這是美國政府和國際銀行家所捏造的謊言。《世界經濟一千年》一書清楚統計了這1000年來經濟增長率。在1971年金本位制被美國單方面廢除前,世界 各國的經濟增長幾十年來不過1%,即使是黃金時期也不過是3%。而世界黃金的產量幾十年來也是約2%—3%,那來的“錢荒”?

貨幣主義的弗裏德曼向來反對金本位制,但是他還是在《貨幣的禍害》一書中說出一句實話:「哪怕世界上只有一盎司黃金,照樣不妨礙實行金本位」。

是否很令人感到奇怪金本位制與黃金多少沒有關系?

原因在於金本位制並不是指黃金用於流通貨幣,而是流通貨幣必須以黃金為錨。有多少黃金儲備,才發行多少紙幣這類通貨。假若真發生黃金不夠,那只要讓紙幣兌黃金貶值就可以了,所以根本沒有黃金不夠的問題。

現 在我們看到的GDP增長快於黃金產量完全是一種錯覺。因為自金本位制被廢後,政府和國際銀行家為了一己私利濫印鈔票,造成名目GDP因為通貨膨脹而增長, 這造成黃金跟不上GDP增長的假象。這段時間的財富增長大多都是虛假的,它其實只是通貨膨脹,是以紙幣的貶值所達成的虛假財富感,可這些財富的價值根本沒 有改變,改變的只是價格。

40年前,買一桶原油約需要2美元,現在卻需要100美元,你是否認為現在的100美元比40年前的2美元更有價值?

紙 幣,我們也稱它作鈔票。中國人造字:「鈔票少金」。所以紙幣這通貨是沒有價值的,錢才有價值,因為真正的錢有「金」。即使這張鈔票面值是100美元,可成 本只有7美分。因為紙幣有很強的製造通膨動機,這就是為何非要以黃金白銀作為貨幣本位的原因。目的就是要用法制控制紙幣這不穩定的人制。[1]

了解什麼才是錢,就會明白我們現在社會流通的鈔票只是一種通貨,它根本就不是錢。雖然我們習慣稱它為錢,這不過習慣性的錯誤。

房地產在金銀本位的貨幣體系下是不會上漲的。我們現在看到房地產價格之所以會不斷上漲,那是因為現在的貨幣體系不是金銀,而是信用紙幣。現在無論是紙幣還是電子貨幣,因為生產成本低廉,所以銀行家會不斷創造更多的貨幣來謀取私利,造成房價不斷的上漲。

美聯儲9月份開始退出量化寬鬆可能性大



 2013年08月12日第一財經日報“庭賓透市”專欄

張庭賓

  

對於全球投資者來講,美聯儲什麼時候開始退出量化寬鬆,以及誰將接任美聯儲主席是最大的市場懸念。

“何時開始退出量化寬鬆”——這堪稱伯南克手中的釣魚餌,它反复上下搖擺,吊足了投資者的胃口。

6月19日,在美聯儲結束議息會議後的新聞發布會上,伯南克表示,如果經濟復甦態勢能夠達到預期水平,有可能在今年晚些時候削減月度購債規模,並於明年年中結束購債。他話音未落,美元指數跳漲,10年期國債收益率飆升,股市和貴金屬大跌。次日,中國銀行間市場利率飆漲。這讓市場普遍憧憬美聯儲最早9月開始退出量化寬鬆。

7月18日,伯南克在回答記者採訪時又稱:FOMC會議僅僅在幾週前舉行,在此期間又有些數據公佈,但指向性並不明顯,因此我認為現在做出判斷為時尚早。對於關鍵的勞動力市場,現在雖不如預期,但是我們感覺到勞動力市場的改善仍會繼續,而勞動力市場持續改善需要更廣泛的經濟改善。此言一出,市場頗為失望,美元快速下跌,而股市和商品又開始上漲。

那麼,美聯儲退出量化寬鬆的標準是什麼呢?伯南克6月份在談及結束購債的門檻時,他明確稱當失業率降至7%時,意味著就業市場出現“實質性改善”,屆時可能結束資產購買計劃。他同時強調指出,任何的加息決定都是遙遠的,預計結束資產購買和加息之間將有相當長一段距離。他預計加息可能在失業率降至6.5%之後的“數個季度”內實施。

即美聯儲的指標和邏輯是相當清楚的——如果美國失業率從5月份的7.6%繼續下降,美聯儲就可能退出量化寬鬆,如果失業率降低到7.0%,美聯儲就會停止全部QE,即每月850億美元的額度;但如果美國要加息,則需要在失業率下降到6.5%以後的幾個季度內實施。即美聯儲對於退出量化寬鬆是比較激進的,但對於加息將非常謹慎。

當然,至於開始退出QE的就業率節點是7.6%~7.0%間的哪一個點,估計處於居中狀態,即為7.4%或7.3%,同時,美聯儲還要觀察更廣泛的經濟數據,以確認美聯儲開始退出量化寬鬆不至於影響經濟復甦。

如果按照這個標準,美國7月份的失業率仍不足以讓美聯儲下決心。美國公佈7月份失業率下降至7.4%,低於市場預期的7.5%,但這個數字有些水分,因為7月份新增非農就業人口為16.2萬人,低於市場預期的18.5萬人。不過8月第一周的就業情況又有所改善。首次申請失業救濟33.3萬人,預期33.5萬人。波動較小的4週移動平均首申人數降至33.55萬人,是2007年11月以來最低。

的確,美國失業率的改善似乎並不明顯,但如果參照其他經濟指標和數據,對美國經濟復甦的信心會大大增強。美國7月ISM製造業指數大幅上升至55.4,好於預期創逾兩年新高,預期為52.0,前值是50.9;美國7月服務業以五個月來最快速度擴張——ISM指數為56.0 ,預期53.1,前值52.2;美國房價漲速創1977年以來最快水平,6月美國房價同比增長11.9%,環比增長1.9%,這也意味著美國房價連續第16個月上漲;美國6月貿易逆差環比下降22.4%,縮小至342億美元,預期逆差為435億美元,標誌著美國貿易赤字跌至2009年秋季以來最低。這幾個數據都非常強勁。唯有6月個人收入月率和消費支出月率增長不夠強勁,分別為0.3%和0.5%,也基本符合預期,由於收入和消費增長是滯後指標,對於美聯儲判斷的影響較小。

從最新的美國製造業、服務業、房地產和出口四大領域景氣指數來看,美國8月份就業的繼續改善是可以預期的。如果8月份的失業率下降到7.3%,新增非農就業超過18萬,美聯儲應該會宣布開始退出量化寬鬆。

如果從伯南克的繼任者競爭的角度看,或許也暗示了更強硬的QE退出選擇。鑑於伯南克一再表示要在明年1月份任期結束時退休,而近期奧巴馬也暗示了同意伯南克退休,一時間,誰來繼任伯南克也成為熱門競猜話題。

新任美聯儲主席主要有三個熱門人選:現任美聯儲副主席耶倫女士、白宮前經濟委員會主任薩默斯、美國前財政部長蓋特納。曾經一度耶倫呼聲最高,但最近薩默斯後來居上。兩週以前,薩默斯成為下一任美聯儲主席的賠率還在1賠4,相比起耶倫的3賠1(即75%的奪位預期),市場對其成功所抱有的希望似乎不大。但據PaddyPower8月6日的最新賠率,善賭的老手們紛紛將賭注轉壓到了薩默斯的身上。薩默斯的賠率飆升至4賠7, 也就是說奪位的預期翻了三倍至60%。與此同時,耶倫的奪位預期減半下降至36%。

在可以預期的未來十年,美元理應進入一個強勢復興的周期,這時候美聯儲需要的是一個強勢主席,就像前一個美元強勢週期有個強勢的格林斯潘那樣。顯然,薩默斯就是這樣的強人。

薩默斯出身於一個著名的學術家族,父母都是經濟學教授,伯父薩繆爾森(Paul Samuelson)和舅舅阿羅(Kenneth Arrow)都是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薩繆爾森是對20世紀經濟學影響最大的經濟學家之一。 1954年出生的薩默斯16歲就上了大學,1975年拿到麻省理工學院的經濟學學士學位,隨後攻讀哈佛經濟學博士學位。博士論文還沒寫完,麻省理工學院就授予他副教授之職。 28歲又當選哈佛大學終身教授,是哈佛300多年曆史上最年輕的正教授之​​一。

薩默斯在2001年曾擔任哈佛大學校長,在5年間為哈佛大學融資250億美元發展資金,扶持貧困學生深得學生愛戴,但是其作為經濟學家的傲慢與教授治校的哈佛人文傳統產生衝突,被迫黯然離校。但是,這種帶有點獨裁者的氣質,在自由平等的哈佛是一個缺點,但是在美聯儲,特別是強勢週期的美聯儲卻是一個很大的優點,這使得美聯儲可以更有力地擺脫參眾兩院和白宮的掣肘。

他的貨幣政策思想是強勢的,包括對於量化寬鬆,在4月份Santa Monica的會上,他表示:“在我看來,QE對於實體經濟的作用沒大多數人想的那麼靈驗。”對於美國經濟前景,薩默斯給出了一個非常樂觀的看法,甚至超過了美聯儲最新的預測。薩默斯本人認為財政政策比貨幣政策更有效。 “將來更具決定性作用的因素在於財政政策,而QE的有效性也比人們認為的要差。”

薩默斯在下任美聯儲主席競爭中聲勢後來居上,或顯示了美聯儲更加強勢的未來,這對於當下決策開始退出量化寬鬆也是強勢信號。

中國黃金消費需求強勁或再現“大媽”搶金潮



國際現貨金價本週一升至每盎司1334.7美元,較上週增長4%,更是創下三週以來的最高紀錄。分析人士稱,中國市場黃金消費需求旺盛,也為金價走勢錦上添花。這其中,“中國大媽”的購買力不容小覷。 (各階層集中性買金中國有望成為世界第一黃金買盤國)

中國黃金協會周一公佈的統計數據顯示,2013年上半年全國黃金消費量達到706.36噸,同比增長53.7%。今年上半年,尤其是4月-6月連續三個月的黃金暴跌吸引了大量消費者持續搶購黃金。

金頂集團研究中心首席分析師聶鼎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今年以來,伴隨國際金價的跌跌不休,國內黃金賣場價格也隨之多次下調。受金價大幅下跌與傳統理財觀念黃金保值的影響,使得消費者紛紛購買黃金,無論是投資金條還是金飾,黃金銷量均出現較大幅度上漲。

證金貴金屬分析師李世興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則表示,影響下半年黃金銷量的因素主要包括價格因素和經濟環境因素。上半年黃金銷量的大增主要是隨著黃金價格的下跌,大量消費者、投資者加入了抄底的隊伍,一度出現“中國大媽”的搶金潮。若下半年黃金價格依舊疲弱,不排除抄底隊伍的加大,這樣黃金銷量依舊樂觀。

“2013年下半年我國黃金需求仍將保持旺盛的狀態。”聶鼎表示,今年國慶節和春節兩個主要黃金消費假日將會給金價帶來支撐,這也是利多黃金的主要因素。

在李世興看來,黃金最大的魅力在於它的多重屬性,而價格的大漲大跌自然會加大市場和消費心理的變化,對國內市場的供給和需求端都會產生影響。對於普通消費者而言,要盡量避免短期投機的心理,投資黃金需要把握長線持有的心態

印度第七次推出限金政令





中國七夕節 印度第七次推出限金政令

本報訊(記者井楠)昨日,印度政府再次調高黃金進口關稅,稅率由6月中旬的8%上調至10%,這是2013年以來的第4次、2012年以來的第7次調價。進口黃金的關稅累計已經升高了5倍以上,在2012年2月之前,黃金進口關稅不足2%。同期白銀關稅稅率也由6%調到10%。

印度財政部長帕拉尼亞潘-奇丹巴拉姆週一在新德里的議會上表示,有必要採取這些措施來限制經常帳赤字以減少貨幣市場的波動和穩定盧比的匯率。他表示,根據擬議的計劃,黃金、白銀和一些非必需商品的進口,以及石油的進口量都將被限制。

限金令無法阻擋買金熱情

不過,從前幾次調整來看,該舉措對於國際金價的影響力有限,中、印兩國的旺盛需求或能推動金價進一步走高。

在過去一年半,印度政府除了調高關稅,還頒布了一系列旨在遏制黃金交易的政令,比如今年6月時宣布:限制貿易機構通過延期付款計劃進口黃金,以抑制黃金的投機性購買活動。根據規定,黃金進口商必須提前支付所有進口費用。

接連不斷的政令雖對市場交易有所遏制,卻沒有打擊民眾的買金熱情,截至2013年7月底的統計數字顯示,印度黃金購買量已經接近2012年全年的水平。由於國內經濟不景氣且黃金價格跌到了低位,印度民眾急需抄底黃金保值與避險。而9月全球售金旺季即將到來,市場需求勢必再次增長,全年需求對比2012年將可能有20%~40%的漲幅。

印度目前仍是全球最大的黃金消費國,如此旺盛的需求,對於國際金價無疑將形成較大的支撐。但由於民眾都將資金用於購買黃金,影響了市場資金的流動與實體投資的發展,導致國家經常賬赤字進一步擴大;買金熱潮,對於印度政府來說,無異於一場災難。假如民眾持續買金,政府或將出台進一步的限制政令。

而由於印度國內金價相對國際金價多次發生大幅度“溢價”,孟買黃金協會主席Mohit Kamboj抨擊稱:黃金進口稅的上調將導致黃金走私猖獗。

本地:七夕項鍊、手鍊最好賣

昨日是中國七夕,廣州各大商場黃金產品交易活躍,部分平價商場的銷售更是火熱:項鍊、手鍊最好賣,部分品種甚至賣斷貨。由於旺季來臨,多數市民普遍看好未來幾個月的金價。目前廣州金價較7月中旬大漲,千足金價普遍在325~365元每克一線。

由於印度、中國需求旺盛,廣東省黃金公司的田鵬飛認為:應對短線、中線金價有所促進,可能會推動金價向1400美元/盎司大關進發。但鑑於美國經濟數據整體走暖、美元走強,弱市金價的基礎並沒有改變,金飾旺季進入尾聲後(12月之後),金價仍有大幅跌落的可能性。建議理性慎重買金、長線價值投資。 (井楠)

三重導火索或引發中國金融危機

量化寬鬆開始退出+石油危機+做空工具到位






張庭賓





對於中國在不久將來發生經濟金融危機的可能性,樂觀主義者仍認為這是杞人憂天。



在2010年底的時候,本人做過一個判斷:未來3-5年後中國經濟將探大底,這個底部比2008年更深,也會比1997年更痛苦,將是改革開放30年以來中國經濟面臨的最大挑戰;在2013年7月1日,本人進一步明確預警,中國遭遇金融危機的風險性正在迅速增大。



對於前一個判斷,如今各方已經基本達成共識——最近的一系列經濟數據提供了新的佐證,包括6月份GDP增速下降到7.4%;二季度出口同比下降3.1%;上半年財政收入和居民收入增速同步下降,分別降至7.5%和6.5 %,形成了前所未有的GDP、出口、財政收入和居民收入增速同步下降的局面,而且大多數觀察者認為這並一下行趨勢並未結束。



然而,對於中國爆發金融危機可能性,仍有不乏樂觀主義者。他們的理由似乎也相當充分:1,雖然中國GDP增速下滑,即使跌破7%,但保持6%以上並不困難,這仍然是全球最高的經濟增長。更何況中國城鎮化率僅為50%,距離發達國家常規的70-80%,仍然可能提供10-20年的發展空間;2,樓市是中國經濟的核心支撐之一,由於賣地收入是政府財政的主要來源,政府不會放任地產危機爆發;3,中國居民的高儲蓄率仍然可以支持政府投資;4,中國資本項目還沒有開放,人民幣匯率還沒有市場化,中國外匯儲備高達3.5萬億美元,中國這麼大的經濟體,要被做空談何容易。中國不可能重蹈1990年日本和1997年東南亞的覆轍。



上述觀點有其一定的道理,但是頗有刻舟求劍之嫌。1,中國經濟過去30年的快速發展,是因為農村大包乾、市場化、世界工廠、房地產市場化和人民幣升值引發的全球資本投機等動能次第釋放的結果,過去30年的快速城市化是這些動能釋放的結果。如今,這些因素都已經充分釋放,或者轉為反面。當舊的動能衰減,而新的動能尚未建立的時刻,經濟勢必繼續探底;2,樓市歷來是各國政府重點關懷對象,無論是1980年代末的日本、2007年的美國,沒有那個政府願意房地產泡沫崩潰,但政府能力也是有限的;3,中國居民的儲蓄率是高,但那也要居民收入增幅快於GDP增幅作為保障。過去這些年中國居民收入增長一直是低於GDP的增速,一般僅為財政收入增速的50%左右;4,中國資本項目雖然沒有完全自由化,但是資本的大規模跨境流動已經是公開的秘密,其數量比當年日本、東南亞的量要大得多。



現在的中國其實不怕匯率完全市場化,熱錢大量外流人民幣貶值就是了,怕的是人民幣不僅不貶值,反而在熱錢巨量外流的時候升值,這會使中國製造企業多年血汗積累的貿易順差很可能變成熱錢的匯率投機巨額利潤,30年窮盡資源人力為西方打工,最後反而欠了西方的錢!



誠然,做空中國這麼大的一個經濟體並不容易。但是,倘若如下三個新變數——美聯儲開始退出量化寬鬆、中國正式推出國債期貨和美國以色列襲擊伊朗引發石油危機——同時出現的情況下,這並非不可能



即筆者不能排除中國按照如下路徑和節奏被引發金融危機的可能性——美國以色列襲擊伊朗,波斯灣石油運輸中斷,引發全球石油危機,國際石油價格暴漲到每桶150美元甚至更高,同時帶動糧食價格大漲,形成對缺乏石油戰略儲備的新興市場國家,特別是中國輸入型通脹的嚴重衝擊;同時美聯儲宣布開始退出量化寬鬆,巨量熱錢流出中國,導致中國銀行系統流動性迅速外溢,而中國央行拒絕釋放相應的流動性,這將導致國內嚴重的流動性緊縮,銀行間拆解利率將再度暴漲;同時人民幣不僅不貶值反而升值,中國外匯儲備迅速冰雪消融。



與此同時,中國正式推出國債期貨,加上輸入性通脹和銀行間流動性嚴重緊縮,中國國內利率將飆升,中國國債將遭遇猛烈的做空,這將被已貸款利率市場化的商業銀行迅速轉嫁給企業,特別是那些產能嚴重過剩行業和中小企業,將會形成大規模的破產倒閉潮;如果屆時股市轉融券全面放開借券範圍,A股將會受到猛烈的做空,上證指數將跌到1664點以下;銀行流動性的嚴重緊縮,將使憧憬融資放鬆的房地產商遭遇當頭棒喝,一些房地產商將喪失最後信心和現金流,資金鍊崩斷……



這是杞人憂天嗎?坦率地說,本人也希望是,但是,現實正在似乎按照這個“劇本”在演出。在這個沙盤推演中,有三個關鍵點:1,中國正式推出國債期貨,並且正式運營,從而使得做空中國的工具基本完備,同時貸款利率市場化正式實施,從而打通了中國流動性危機從商業銀行到企業的傳導機制;2,美聯儲開始退出量化寬鬆,從而向國際熱錢發出明確撤離中國的信號彈;3,美國以色列襲擊伊朗,封鎖波斯灣,對高度依賴中東石油的中國經濟以實質性衝擊,並引發中國嚴重的輸入性通脹。



恰恰在這三個關鍵點上,時間窗口正在恰好的重合。A,中國已經正式批复,證監會已經正式宣布了適時推出國債期貨,市場普遍預期正式推出的時間窗口在今年8月下旬—9月份;B,在伯南克不止一次地宣稱在今年年底前開始退出量化寬鬆之後,彭博社的一項調查表明,半數的經濟學家認為9月份將正式開始啟動。除此之外,伊朗戰爭的陰霾正在迅速升級。



伊朗新總統魯哈尼曾一度給人“鴿派”的印象,這曾讓人對其緩和中東緊張局勢帶來希望。然而,8月2日,他在集會上稱:以色列這個猶太國家是“伊斯蘭世界中根深蒂固的毒瘤,它應該被去除”。這正是美國以色列所喜聞樂見的,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迅速回應——魯哈尼比預想更早展示了自己的“真面目”。因為這無疑給了美國以色列對伊朗動武的最好藉口。



美國其實正在對伊朗施壓升級。7月31日,美國眾議院很快通過一項加緊對伊朗制裁的法案,要求在未來1年內再每天削減伊朗石油出口100萬桶,以迫使伊朗完全停止鈾濃縮。鑑於全球製裁令2012年伊朗原油出口量同比大幅減少39%,降至150萬桶/天。如果此法案得以落實,則伊朗石油出口每天將減至50萬桶,這幾乎等同於對伊朗實施石油禁運,簡直是要了伊朗的命。在要么軟弱退讓,經濟崩潰政權解體;要么強硬反抗,雖受打擊,但可利用民族主義鞏固政權之間,伊朗執政者勢必選擇後者,而鴿派的新總統變成強硬派也不難理解。



顯然,美國以色列不會放棄這麼好的藉口,雙方矛盾的升級是必然的,爆發戰爭或已成為大概率事件。倘若戰爭爆發,波斯灣被封鎖,由於中國石油對外依賴度超過60%,中東佔進口石油比例超過40%,中國石油戰略儲備僅僅30天的現狀下,勢必對中國經濟造成直接正面的衝擊;與此同時,近幾年來,美國油頁岩革命大獲成功,對中東石油依賴度大幅下降,假如中東石油危機爆發,美國將成為最大贏家。



近幾個月來,國際石油價格似乎正印證這個判斷。其擺脫了大眾商品下跌走勢,走出了獨立上漲行情,從4月18日至7月19日大幅上漲了27.6%。在中國經濟進入下行週期、歐洲經濟衰退和美國油頁岩革命大幅增加石油供給的情況下,石油合理價格應在每桶80美元以下。此離奇價格的唯一合理解釋是市場預期伊朗戰爭。同時,美原油價格在7月19日一度反超歐洲的布倫特原油價格也是印證——近幾年,因美國油頁岩成功開發,美原油比布倫特原油越來越便宜,最大差價曾達到26美元,如今追平甚至一度反超,合理解釋是美國近來大量增儲石油,為中東石油危機做準備。



對此三個窗口疊加引發中國金融危機的可能,中國不能不防,並應做出針對性的預案,才有可能避免損失最大化,這是增強宏觀調控“前瞻性和針對性”的應有理性態度。

世界貨幣大戰方興未艾 新一波「淘金熱」即將衝出!







全球已開發國家世界,現在到處全面開打貨幣戰爭,幾乎可以稱為「第一次世界貨幣大戰 (WCW1)」。而《MarketWatch》特約撰稿人 Cody Willard 周一 (12 日)指出,這場戰爭正促進新一波「淘金潮」湧現,刺激貴金屬價格看漲。

Willard 表示,投資人需要關注這場貨幣大戰的主將們,即全球各國政府、中央銀行及財政部領導,來協助我們達成自身財富在這場戰爭中毫髮無傷。他指出,眼前金融市場已可見到這些主將接下來一波行動正在醞釀中,而當中大部分行動非常有利黃金及白銀價格上漲,尤其是金銀條及金銀幣等實體貴金屬。

Willard 提到,周一美國市場早盤金銀價格走揚,延續上周下旬強勁漲勢,連非實體的相關指數型基金 (ETF) 也強強滾。再看看周一主要財經新聞標題:1. 日本經濟成長不如預期,引發銷售稅爭議;2. 日本企業獲利翻倍增,添加經濟反彈動力;3. 美元升值及 4. 股市最新情報:獲利回吐時機已到?這些標題究竟代表什麼意思?

1. 日本不會課徵新的重稅,直到下回市場重大行情出現。這些貨幣大戰主將的作戰方式,是讓央行收購公債造成的大筆財政赤字維持下去。換句話說,他們的戰法就是在國家缺乏基礎運作財力的情況下,來印新鈔的老方法。

2. 從 2009 年開始,各國政府無論大小階層採取的刺激經濟策略,就是補助企業使其規模擴大、獲利增加。他們著迷於提供大企業特定稅務技巧及福利,同時見到股價屢創新高。但這些泡沫膨脹得來的利益還能撐多久?且一旦結束後果恐怕嚴重。
3. 日本經濟成長率令人失望,但企業獲利卻節節大增。這將讓日本貨幣戰爭主將能以前者為由,來為國內大企業提供更多新的稅務及其他補助。而美國當局也將不會袖手旁觀,讓美元因此節節升值,同樣也會繼續印鈔,並為企業巧立補助名目。

4. 許多明智投資人因適時買進 Tesla (TSLA-US)、Priceline (PCLN-US)、Facebook (臉書)(FB-US) 及 Google (GOOG-US)…等一系列公司股票而大豐收,但現在卻對報酬越來越感到不安;反觀金銀價格卻已從去年高點大跌。因此將資金轉向比股市更安全的標的,很可能會是接下來這段時間的趨勢。但除了貴金屬以外,還能轉到哪裡更好?債券?公債?加入美國聯準會 (Fed) 收購資產行動?這恐怕不是明智投資人會考慮的選項。

Willard 透露,他自己已扭轉先前拋售策略,開始大量配置實體黃金及白銀部位。因為他認為,金銀價格過去 1、2 季崩跌現正提供大好機會,來讓投資人跳上眼前出現的貴金屬價格長期漲勢列車。